从被扶贫的贫困生,到驻村扶贫干部,从拿着课本教书育人的教师,到深入田间地头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他放下的是课本,拿起的是责任,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他就是叶塘镇群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赖祖豪。
今年34岁的赖祖豪,是兴宁永和人,原本在天河区新塘小学当副教导主任。在2016年,当得知天河区对口帮扶兴宁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放下条件优越的教师工作,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与感恩之情回到了兴宁。
赖祖豪说:“在我年少的时候,我的家庭因为我父亲的病逝也陷入了贫困,也是得到各方的帮助支持,才完成我的学业,考上了华师,成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今天有机会回报这个恩情的时候,应该说是义无反顾,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回自己的家乡扶贫。”
得知赖祖豪要回家乡扶贫,他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不仅在思想上支持,在赖祖豪回家乡扶贫的第二个月,他的妻子也辞去了财务总监的高薪职位,回到丈夫的家乡,当起了丈夫的得力助手。
【赖祖豪说:“我老婆十分支持,她感觉到我是这个地方成长的人,对兴宁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支持我报名,在我回兴宁扶贫两个月之后,她也辞了广州的职,随我返乡扶贫。”
2016年五月,赖祖豪代表冼村街道办事处,成为叶塘镇群星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叶塘群星村是一个村大、人多、集体收入少、基础设施差的贫困村,村里共有68户贫困户,病残多劳力少。赖祖豪驻村后,每天早出晚归,深入到各家各户摸底走访。在经过深入调研之后,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决定以产业发展扶贫为突破口,实施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共建蔬菜基地”两大产业扶贫项目。但是,项目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也存在各种困难。
赖祖豪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困难,一个就是资金方面的困难,要向帮扶单位,向各级领导反映这个困难,寻求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一个就是村里面的村民对发展路径的分歧,到底走什么道路才能达到长效脱贫?搞产业也会面临风险,怎么规避这个风险呢?要说服大家搞这两个产业项目的话,也是要进行长时间的深入交流沟通,说服他们走这条路,形成合力,才能够排除困难。”
努力换来了收获,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甜美的果实,至目前,群星村的各类帮扶资金已筹集了525.12万元,用于劳动力就业帮扶、教育文化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产业发展帮扶等八大帮扶工程中,全村的群众都从这些帮扶工程中受益。2016年到2017年,共有55户贫困户脱贫,脱贫率达到了71.35%。
村民说:“天河冼村街道赖队长,非常关心我们,经常到我家里来看望。以前我的屋顶还没有修的时候,到处漏水,经过危房改造之后,修理的很好。去年蔬菜基地,我们分红了,一个人有500多,三个人一共有1700多元。”
村民说:“在没有扶贫之前,我们一般到外面打工,做点零工,基本只够家用。在赖队他们的带领下,现在年年都有鸡苗分给我们养,还有扶贫款、补助金、小孩读书的补助金等。去年的蔬菜基地分红了大概3000元左右,光伏发电现在听说也有分红了,一年可能领到五六千元。”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群星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惠及广大乡亲们,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中共叶塘镇委员会副书记朱远平说:“赖老师来到群星村,为群星村做了很多事,像公共服务站的建设、卫生站的建设、老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包括广场的一些建设,还有危房改造,像蔬菜基地,特别是我们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光伏产业和蔬菜基地。作为赖老师来说,一个是有思路,思路是比较清晰的,第二个也比较认真扎实,工作上来说,我们是相当满意的。他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我认为他是相当出色的优秀的人才。”
一路走来,挥洒过热血和汗水,赖祖豪无怨无悔,他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带领贫困户过上幸福的生活。
赖祖豪说:“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保证这两大产业帮扶项目继续长期稳定发挥它的作用,利用它产生的效益,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另外一个是对不同的贫困户,根据不同的贫困原因进行精准施策,通过各种措施来促使他们在2020年前完成光荣脱贫的任务。(扶贫)将近两年了,累,但是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能够帮助到困难群众,也是我的一个心愿,保证完成任务。”
昔日贫困生,今日扶贫人,赖祖豪个人身份的转变,可以管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扶助困难群众上的一以贯之。‘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游子与故乡最美好的重逢。相信在赖祖豪的带领下,群星村的贫困户一定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