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人民政府 欢迎访问兴宁市人大网站首页!
转发市科技局关于贯彻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意见的通知

浏览次数:4548来源: 佚名   发布时间:2009-08-17 17:14

兴市府办〔2009〕43号


转发市科技局关于贯彻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由市科技局制订的《关于贯彻市政府与广工大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切实加强和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把握国家高度重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契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与广工大产学研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政策,把产学研工作与建设“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科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产学研结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部门、企业等,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如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直接与市科技局联系。

 


                                                                                  二○○九年八月十日

 

 

 

 

                          关于贯彻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意见

    产学研结合工作是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已建立了全面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与全国多间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为贯彻落实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联席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我市产学研结合工作,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粤府〔2006〕8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粤府〔2008〕7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特色优势,以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科技厅签订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崛起科技合作协议和我市与广东工业大学签订全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契机,加大省地、校地、校企合作力度,充分挖掘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研条件等资源,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为技术依托、市场规则为纽带、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为建设“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措施
(一)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经过2至3年的努力,力争实施一批省级、国家级的高新技术项目,建设2~3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3~5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培育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进10名以上省部科技特派员,促进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带动一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全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出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措施。
1. 加强产学研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产学研合作政策,宣传优秀的产学研结合成果和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广泛征集技术需求信息。在全市相关企业中发放调查表,了解企业的产业方向,及时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对产学研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明确产学研工作重点。市科技局把征集技术需求信息列为日常工作,随时为企业提供牵线搭桥等及时有效服务,保障我市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3. 多形式开展产学研活动。根据技术需求联系相关院校专家,开展多途径、多层次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我市与广东工业大学的产学研联席会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途径,组织企业与院校开展项目对接,与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科技、经济、社会等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和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工作。
4. 抓好产学研结合工作落实。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实行校地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培训企业、行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5. 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引导并鼓励企业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对具有发展潜力、且已有合作意向或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通过政府引导的形式确立合作关系,促进其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的研发潜能。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与高校合作,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始终保持产品在市场的领先地位。重点抓好金雁电工、明珠流体机械、南丰电气、鸿源机械等机电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做大做强我市机电产业。
(二)加强新兴产业与高校的联系,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民营科技企业产品档次和质量。通过技术装备的更新,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云山汽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促成云山汽车尽快投产,促进我市汽车及零部件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传统产业与高校的技术合作,利用高校技术优势,改造提升纺织、工艺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各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校联系,寻求技术依托,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通过联合研发、引进、吸收、转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系列新产品。全力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宁新纺织示范基地建设,扶持新圩、坭陂、宁新等专业镇以及联发纺织、东升工艺等企业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解决纺织行业污染、产品升级、设备技术更新的问题,以及工艺品生产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的技术难题。
(四)加强农业产业与院校的合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认真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现代农业“883”工程,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提升优质稻、畜禽养殖、油茶、茶叶等优势产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精加工水平,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广东富农、树人木业、宝兴畜牧等龙头企业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凯农学院、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促进叶塘、永和等镇畜禽养殖加工产业的发展,带动罗浮、罗岗、黄陂、黄槐、大坪、石马、新陂、新圩、水口等镇油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五)加强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与院校的合作。依托中山大学等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宜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近期工作安排
根据我市产业的特点,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加速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与技术合作。
(一)2009年7月,提出关于贯彻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意见。
(二)2009年8月,发放调查表,征集技术需求信息。
(三)2009年9月,邀请大学专家来兴宁调研。
(四)2009年10月,举办广东省山区“双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
(五)2010年3月,组织企业与院校联合申报一批国家、省级等科技计划项目和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
(六)2010年5~6月,组织企业走访有关高校与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管理等交流与合作。
(七)2010年7月,召开兴宁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2010年度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

 

 


主题词:科技   产学研合作△   意见   通知
━━━━━━━━━━━━━━━━━━━━━━━━━━━━
   抄送: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处,市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法院、检察院。
━━━━━━━━━━━━━━━━━━━━━━━━━━━━━━━━━━━━━━━━━━━━━━━━━━━━━━━
   兴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人秘股                     2009年8月10日印发
━━━━━━━━━━━━━━━━━━━━━━━━━━━━

Copyright @ 2013-2016 主办:兴宁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兴宁市中山东路市府大院内 电话:0753-333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