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为弘扬客家传统历史文化,切实保护好历史文物古迹,经研究,批准我市古城门、古城墙为兴宁市第三批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附件: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有关情况
二○○八年九月一日
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有关情况
一、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情况介绍
古城门(南门、北门)、古城墙(西北城墙、东北城墙、东南城墙及西城墙)形成一个圆形的古城遗址。建筑年代:明成化三年1467年。
南门城楼,位于南街南面民居123号。建筑结构为二层建筑,二重拱门,分敌楼、瓮城、主楼,总占地面积594平方米,建筑面积528平方米。敌楼(外门楼)高8米,横23米,纵3.7米;主楼(内门楼)高10米,横16.7 米,纵7.6米。敌楼拱门高3.1米,宽2.6米,纵1.5米;主楼拱门高3.6米,宽2.8米,纵1.67米,门楼基础4米砌麻石方块(长1.25米、宽0.37米、厚0.28米,有的稍大,有的稍小),麻石方块以上为青砖,木瓦盖顶。外门楼与内门楼之间的瓮城占地约168平方米,原来是空地,现在两旁已建有民居,走入民居内,仍能看到城墙脚。
北门城楼(现仅存主楼),位于西北城脚民居73~75号门牌之间,建筑结构为三层建筑,楼高14.2米,横 14.6米,纵 8.1 米,占地118平方米,建筑面积328平方米。主楼拱门高4米,宽2.75米,纵1.63米,巷内宽3.6米。门楼基础4.5米砌麻石方块(长1.33米、宽0.25米、厚0.25米,有的稍大,有的稍小),麻石方块以上为青砖,木瓦盖顶。
城墙现存西北城墙、东北城墙、东南城墙及西城墙。
西北城墙与东北城墙中间由北门连成一半圆形。北门东至中山东路85号门牌巷口属东北城墙(全长326米),北门往西至中山西路88~90号门牌之间属西北城墙(全长298米),高度不等,最高处1.52米,建筑材料底部是青砖,顶部为夯干墙,青砖规格不一,有的长0.42米、宽0.18米、厚0.08米;有的长0.34米、宽0.10米、厚0.05米。
东南城墙位于中山东路120号门牌巷口至南门,全长350米,高度不等,在0.5~1.7米之间,少部分建筑是青砖,大部分是沙石夯墙。
西城墙位于中山西路95~97号门牌巷口至草鞋行,总长290米,高度不等,最高处为1.67米,建筑材料为青砖,顶部是夯墙。
城墙砖上部分青砖印有城墙砖字印。
二、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十五、十六条规定,兴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建设局共同划定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古城门(南门、北门)保护范围为现有实体建筑,建设控制地带为以城门外25米范围、城门内8米范围为界。
古城墙保护范围为现有城墙实体建筑,建设控制地带为以城墙外25米范围、城墙内8米范围为界。
三、兴宁市古城门、古城墙保护管理机构
兴宁古城门、古城墙保护管理机构为兴宁市博物馆,负责保存档案记录资料及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主题词:文物 保护单位△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