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我们来关注一位历经磨难的男人。他从小因车祸失去右腿,行走必须靠拐杖,然而面对命运的坎坷,他选择用坚强和乐观,充实自己的内心,武装自己的灵魂,不仅连续三年获得省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金牌,而且坚持参加了阳光义工协会六年的慈善活动,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出一道道光芒——他就是黄陂镇联丰村的刘永浩。
7月8日上午,刘永浩开着摩托车出门采购饭店里所需的菜品,在摩托车上潇洒自如的他,丝毫看不出这是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
回到店中,他跟妻子热烈地讨论起一个令彼此彻夜难眠的话题——在兴宁城里再开一家餐厅。上个月,他们一同到梅州农业学校进行客家菜烹饪技术培训,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他们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更近了一步。
刘永浩现在是一家饭店的老板。2009年,联丰村重修刘氏总祠,他看到了商机,在旁边开了一家总祠饭店,招待来这里参观旅游的宗亲、游客。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饭店生意还算不错。后来,他还结识了一位阿根廷的宗亲,双方合作在兴城开了间酒庄,主营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的红酒等。
认识刘永浩的人,都会被他的自信和阳光感染,甚至都忘了他是一位单腿残疾人,以及他身后的那段坎坷的历史。早在6岁那年,刘永浩因车祸彻底失去整条右腿。身体的残疾,旁人的嘲笑,曾经一度令他自卑,甚至初一就辍学。
不过,他骨子里有不服输的韧劲,辍学后,他努力做到自食其力,做过裁缝、卖过水果、运过山泉水等等。直到2000年,他人生迎来一次转机。那年,梅州市选拔自行车运动员,11岁就靠一条腿学会自行车的刘永浩被教练相中,成为梅州市残联自行车队的运动员。凭着过人的天分和毅力,他连续三年,摘得省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金牌。
刘永浩说:“搞体育很辛苦,经常摔一跤流血,一天到晚训练就流汗,回去宿舍很累,自己觉得已经很认真练习,但是教练又说成绩不够优秀,眼泪都出来了。十年运动生涯磨练了我的意志力,对我的事业有十分大的帮助,生活上的挫折不算什么。”
十年的运动生涯,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精神财富,让他在面对命运的考验时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过,他取得的一切成就,同样也离不开他的好学,辍学后他还去学习计算机技术,函授大专、本科。要开酒庄,他就去深入研究葡萄酒知识;要开新饭店,他就和妻子一同去客家菜师傅工程进修。他深信,知识能够给人带来力量。
刘永浩说:“出来社会这么多年,知识都不够用,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所以自己就去学多点知识,因为自己还很年轻。”
在自己的努力下,刘永浩的人生逐渐看到了光亮,为了让更多和他一样曾经受过苦难的人振作起来,他心怀美好,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2012年,他加入阳光义工协会,六年多来,他时常在空余时间帮助弱势群体,参加志愿活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刘永浩说:“自己从小到大,受过爱心人士社会人士的帮助,现在自己并不是有钱有条件,但是在空余时间去做这些事情,是十分有意义的。慈善不是自己要多有钱,多又条件才能去做,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小小的东西都是一种爱。”
如今,刘永浩的小家庭过得辛福美满,和妻子感情和睦,两个儿子健康活泼。也正是家庭的力量,时刻让刘永浩充满能量。
刘永浩说:“我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自己要要求自己,不要以残疾的角色给家人,自己就是正常人,要把家担当起来。家里的力量是最大的,看到两个儿子不断成长,自己觉得是压力,也是动力,也是一种担当。”
日前,《梅州日报》刊登了《单腿撑起“高光”人生》的文章,长文报道了刘永浩的励志人生故事。他身上所传递的正能量,也逐渐感染着身边乃至全社会的人去追逐光明。
刘永浩说:“身体残疾都是正常的,不管说是命运带来,老天安排都好,都是正常的,不是很可怕的。最重要的还是心态,最重要是有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希望自己身边的残疾朋友,振作起来,不要灰心。”
身体的残疾没能阻止他追求精神世界的完满,也正是这种追求让刘永浩的身上始终散发着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人格魅力,在此,我们也祝愿他的人生路能走得越来越光亮,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刘永浩的故事中看到光明和信念,用光和热去驱散人生旅途中的黑暗与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