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建筑名称 |
建筑地点 |
建筑年代 |
建筑层数(层) |
建筑类别 |
建筑形式 |
建筑承重结构 |
1 |
老社下 |
黄陂学士村老社下 |
清代 |
二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砖墙 |
2 |
连兴围 |
黄陂镇陶塘村联兴围 |
清代 |
一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夯土墙 |
3 |
老屋下 |
黄陂镇桥尾村老屋下 |
清代 |
二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夯土墙 |
4 |
大宾公祠 |
黄陂镇龙溪村丘屋 |
清代 |
一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夯土墙 |
5 |
绪繁第 |
黄陂镇龙溪村村屋田上 |
清代 |
二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夯土墙 |
6 |
金昌围 |
黄陂镇龙溪村金昌围 |
清代 |
二 |
传统民居 |
围龙屋 |
夯土墙 |
7 |
锦香第 |
合水镇白泡村锦香第 |
清代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扛式楼 |
夯土墙 |
8 |
完里屋 |
大坪镇朱坑村完里 |
1835年 |
一 |
传统居民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9 |
石结屋 |
大坪镇朱坑村石结屋 |
1843年 |
一 |
传统居民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0 |
元卿公祠 |
大坪镇上大塘村围路下 |
1368年 |
一 |
祠堂建筑 |
四角楼 |
石墙 |
11 |
荣怀第 |
黄槐镇槐西村咀头 |
清代 |
一 |
传统建筑(砖瓦)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2 |
雝喈围 |
黄槐镇槐西村咀头 |
清代 |
一 |
传统建筑(砖瓦)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3 |
天光云影屋 |
黄槐镇西一村 |
清代 |
二 |
泥砖 |
中西合璧 |
夯土墙 |
14 |
万安世基 |
龙田镇鸳塘村老屋 |
1633年 |
二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5 |
齐安围 |
龙田镇鸳塘村寨里 |
咸丰年间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6 |
齐先围 |
龙田镇鸳塘村栗子茔 |
康熙年间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7 |
崇安围 |
龙田镇鸳塘村下厂 |
1820年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8 |
龙兴围 |
龙田镇鸡公桥村 |
1807年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19 |
大夫第 |
龙田镇鸡公桥村 |
1809年 |
二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夯土墙 |
20 |
馀庆第 |
径南镇官亭村 |
1878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杠式楼 |
砖墙 |
21 |
戬谷 |
径南镇官亭村 |
1785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杠式楼 |
砖墙 |
22 |
习公祠 |
径南镇官亭村 |
1685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杠式楼 |
砖墙 |
23 |
念祖存仁 |
径南镇圩下村 |
1618 |
一 |
传统民居建筑 |
围龙屋 |
砖墙 |
24 |
啟中第 |
径南镇东升村黄竹凹 |
清代 |
一 |
传统民居 |
杠式楼 |
砖木 |
注:1.本表所称的历史建筑为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建(构)筑物;2.“建筑名称“需填写历史建筑的全称;3.“建筑地点”填至街巷或自然村;4.“建筑年代”指建筑的建成年代,如明代、清代、民国等,知道具体年份的需填写清楚如清代(1864年);5.“建筑层数”请填写阿拉伯数字1、2、……;6.“建筑类别”指传统民居建筑、历史名人故居、宗教及祠堂建筑、商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古遗迹古墓葬、园林绿地及其他构筑物、其他建筑类型。7.“建筑形式”指围龙屋、四角楼、杠式楼、中西合璧建筑、其他;8.“建筑承重结构”指木框架、夯土墙、砖墙、石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