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人民政府 欢迎访问兴宁市人大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今日兴宁 / 社会万象
儿时被贩卖 五华老人苦寻兴宁娘家

浏览次数:1852   发布时间:2015-05-14 17:17

 

    在客家人的意识中,有娘家就意味着有靠山,所以回娘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过,在五华县安流村的一位老人,她已经有70年没有回过兴宁的娘家了,甚至寻娘家、回娘家成了纠缠她一生的心结。

 

    5月10日上午,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的几位义工来到五华安流镇樟潭村,见到了76岁的钟朴珠老人。虽然老人已经是儿孙满堂,生活富足,但对于没“娘家”这件事,仍然感到非常遗憾,以致每次看兴宁的山歌剧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据老人回忆说,她大约出生于1939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由于当时年纪很小,只有五六岁,也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只记得当时的地名叫“坳下”。因为家里穷,她第一次是卖给同村的一户人家,之后又被卖到江西赣州一户人家。

 

    后来,20岁左右的钟朴珠又被人贩子从江西卖到五华县,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安流镇樟潭村的一个猎户,生育了四女两男。虽然夫妻恩爱,子女孝顺,但老人一直都想回兴宁的娘家看一看。据钟朴珠回忆,她小时候住的地方几个特点,一个是围龙屋,出门大约200米有一个宫观,宫观旁有一棵树,听她说宫里面还可以摆几张桌,门口有一条小溪,再远一点就有一条河,可能当时她住的地形比较高。

 

    早在四五年前,老人也在儿子们的陪同下,前往兴宁寻亲,只是时过境迁,老人的回忆也没有特别突出之处,结果无功而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钟朴珠老人寻娘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而她的儿孙们只能向社会义工团体寻求救助。

 

    根据老人所说的童年生活、姓氏和“坳下”这个地名,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的志愿者经过仔细的筛查和比对,初步确定了几个乡镇,不过,要准确地找到她的娘家人还是存在比较大困难。志愿者表示,有决心帮阿婆寻到她的出生地,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知道这个消息后,可以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城乡一线》:文东)

 

 

 

 

 

转载请注明“转自兴宁市人民政府网”

Copyright @ 2013-2016 主办:兴宁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兴宁市中山东路市府大院内 电话:0753-333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