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人民政府 欢迎访问兴宁市人大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今日兴宁 / 兴宁新闻
学先进助力兴宁振兴发展(二)

对标先进借鉴经验 打造乡村振兴兴宁样板

浏览次数:1854来源: 赵玉龙、金小明、游伟健   信息来源: 市广电台发布时间:2019-07-24 18:03

在上周为期一天半的考察学习中,兴宁市党政考察团一行重点考察了五华县、蕉岭县、大埔县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学习借鉴兄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兴宁样板。

 

cdfbda25e4494446a7cffc15e3530b58_batchwm_meitu_1.jpg

▲五华华城石柱塘公园

 

考察团首站来到五华县华城镇石柱塘考察学习。徒步在石柱塘公园内,只见湖水清澈碧绿、建筑仿古典雅、栈道干净整洁,令人流连忘返。仅仅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臭水塘。2017年,城镇村对石柱塘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石柱塘及其周边环境,将其打造成村民“家门口的花园”。如今,昔日的臭水塘已成了景观塘。

 

离石柱塘不远的东一片区也有着不小的变化。城镇村按照“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理念,大力推行“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工作模式,由党员带领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构建了一个“共谋共建共治共亨共学”的有效乡村治理新格局。

 

新圩镇党委书记邓超明说:“群众的参与度很高,特别是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打造美丽庭院。无偿拿出自己的地方给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这些都说明了,只有共同参与,才能建设共享共治的格局。大家才能共享新农村建设的实惠。”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林斌说:“他们这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有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共享共建共治这一块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我们的干部要怎样去带动老百姓,把建成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服务于百姓。”

 

bbef79a25458408dac4ef8150b925060.jpg

▲景色秀美的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

 

 

在蕉岭县,广育村努力实现美丽蝶变的生动实践引起了考察团的兴趣。该村通过抓牢“头雁”工程,坚持改革开路,推动“三变”改革,探索“党支部+五社+一站”合作机制,大大增强了村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全村已形成了黑木耳种植、烤烟、水稻制种三大富民兴村产业。在大埔县,西河镇坚持“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的十村联动规划建设,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休闲旅游的景区。

 

径南镇党委书记 刁向晖说:“他们发挥了党建引领的作用,让支部去激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既感受到了各县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他们表示,要把这次学习考察成果,认真消化总结,及时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兴宁样板。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林斌说:“一是把全市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年底之前全部完成。第二方面,加大力度推进55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第三方面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在年底前完成963座公厕的建设任务。”

 

叶塘镇党委书记 陈伟东说:“回去以后我们也会根据叶塘的实际,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推进两镇五村示范区的建设,以及玖崇湖白芨特色小镇建设。把我们叶塘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好。”

 

Copyright @ 2013-2016 主办:兴宁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兴宁市中山东路市府大院内 电话:0753-333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