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在这个节日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会一起吃个团圆饭,品尝美味的粽子。那除了吃以外,我们兴宁人过端午还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吗?下面就一起跟民俗专家去了解一下。
今天,好多人家会在自家门口挂上一长束由不同的绿色叶片组成的植物,里面有桃子叶、艾叶、菖蒲、青葛藤、丝苗。这个做法素来是我们兴宁人的端午节传统,那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兴宁市民俗协会会长黄红亮说:“比如现在我手中拿的,它是菖蒲,这个是葛藤,还有桃叶,类似这些东西,民俗上来说有辟邪作用。但从生态的角度来讲,它还有一种驱蚊和驱蛇的药用价值。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买这些来挂,到晚上就拿来熬水,一家人洗,(更加)健康。”
除了挂菖蒲,我们全国各地几乎都会在端午节吃粽子,大家都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不过黄会长说,我们吃粽子的历史早在晋朝时期就有。
兴宁市民俗协会会长黄红亮说:“吃粽子历史更长,当时是端午,平民百姓做的粽子,投入江中,保护好屈原的尸体。传下来的有赛龙舟,练好技巧去救屈原,粽子做好吃,是为了去给鱼吃。传承的其实是屈原的爱国精神。”
端午,指的就是五月初五。不过在兴宁,也有部分地方在初四过节,比如刁坊。
兴宁市民俗协会会长黄红亮说:“这个研究考证的文化背景是,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以前生活确实生活穷,你初五,我也初五,那只能吃一餐,那就约好,你初四,我初五,难得有一餐,好菜或者淡酒吃。第二是体现客家人的好客,大家同一天没意思,你去不了我家,我也去不了你家,那就约定初四我去你家,初五你来我家。”
今天端午佳节,菜市场买菜过节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据了解,今天的肉菜普遍涨价,各式各样的粽子都特别好卖,有些特色粽甚至是一粽难求。
商家说:“还可以,年年差不多,咸的比较好卖。”
商家说:“我们的粽子做了五六年时间,这个是潮汕口味的,这两三年基本上节前一两天就不够卖,一扫而空,一粽难求,外面的人也有,以本地为主。我们的饮食习惯与潮汕地区相似,咸香口味比较受欢迎。”
看来,端午的历史故事还不少,真真是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