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是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节日。在今天,我们更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英烈们。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的烈士更是让人感动、敬仰。出生于宁中古塘的朱振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也就是遗书,充满着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的至情,彰显着烈士的风骨。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作新说:“朱振汉去参军,是在1948年,解放战争争取胜利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号召,南方的这些地区,要迅速行动起来。为解放战争而奋斗。所以兴宁的党组织,迅速在兴宁,号召广大青年参军参战。兴宁党组织,总共发动了500多名优秀青年,参军参战,到游击区去参军参战。朱振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是这批中比较早去参军的。”
在中共地下党员的组织带领下,朱振汉来到了连平县九连山游击区(连和游击区)。一到这里,受过初中教育的朱振汉被安排到青州进入青干班接受为期两个月的政治和军事培训。随后分配到珠江纵队担任文化教员。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作新说:“他是一个思想比较进步,刻苦认真学习的一个战士,在连队中也是比较活泼,大家对其印象比较好的青年。”
由于朱振汉在读书阶段就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青年。因此,他在任文化教员时,时刻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1948年8月,九连山游击区形势大为改观,游击队从被动转为主动。司令部为了抓住战机,作出歼灭大湖之敌的决定。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作新说:“到了1948年11月,大湖战斗的时候,他第一个报名加入这次战斗的敢死队,也叫决死队。他在这次战斗前的誓师大会上,他讲到,党用真理培育了我,我要为真理而奋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奉献青春。在实际的战斗中,他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
敢死队在拔除敌方机枪火力点的时候,朱振汉不幸腹部中弹。但仍然坚持战斗,直至战时卫生员将其简单包扎后抬下战场。最终,朱振汉因失血过多在次日壮烈牺牲。在弥留之际,面对着看望他的部队领导他说出了最后两个心愿。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作新说:“第二天,他们部队的领导,连指导员罗择,也是兴宁人,看望朱振汉,朱振汉就交待两件事,一个是要求罗择,把他在战前写的遗书,交给他的母亲,第二件就是要求入党,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最大的光荣。”
在这封家书中,也即是遗书中,朱振汉写到的其中最能彰显他人性光辉的一段话就是:你儿子的死是光荣的,为了全中国的人民解放而死是最有价值;我想一个人生出来做什么呢?其最有价值的就是为了光荣的死。
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作新说:“他的这封家书呢,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有两处。一处是把自己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当做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还有就是希望他的母亲,培育好他的弟弟,以后就要解放了,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这就两大方面。所以,朱振汉来说,我认为他既是一个英雄,一个烈士,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一个孝子。”
正是因为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我们才能遍赏今日的繁华。今天,风气正清明,我们慎终追远,重温烈士的遗言,感受到了我们永远都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