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兴宁市善小助学协会连续发出几条寻找67岁失踪老人的消息。消息一经发出,就牵动着广大市民的心。连续9天8夜,搜救队走遍可能出现的地点,宁中的大山小坑,终于在山坑里找到了老人。搜救队在救援途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近500米的生命通道,把老人送上急救车。
12月1日,善小助学协会公众号发出一条《67岁老人走失两日未归,请市民协助转发寻找》的消息。内容称:走失老人名叫罗达权,于11月30日从家中出走,走时带有定位手表。消息发出后,立即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注意,纷纷转发并提供线索。
由于老人定位手表已关机,所以最终定位锁定在叶塘或宁中偏远山村一带。接到消息后,善小助学协会应急队与当地的镇村干部、热心市民组成紧急救援队,在叶塘、宁中等地展开搜查。
紧急救援队队员(善小)说:“应急队长就召集我们出队,出队也好几次了。从三十号出开始就出队了,有三四次了,就来这里石岭村都已经来了四次了。我们分了四五个组,分组去搜山。”
连续几天几夜,紧急救援队根据老人的定位,多次派出队员走遍附近村庄的大山小坑,进行搜查,并调取周边村落大量的监控视频,不停地分析老人走失的方向。
紧急救援队队员说:“石岭村监控,土坑村监控等,每个监控的出口都动用了,(石岭村)李主任带着家属连续看了4、5晚的监控,晚上看监控,白天就搜山,安排人员搜山。”
在专业人员的分析下,老人的搜救方向最终锁定为宁中镇土坑村与石岭村的乌石头山一带。今天上午,30多名紧急救援队深入至土坑村、石岭村的山里,进行搜查和救援。上午10点多,老人终于在山上的山坑里被救援队员发现。
家属说:“根据那个等高线,对着手表信号分析,最后确定90%多的可能性是困在那个山窝里面。”
紧急救援队队员说:“今天我们9点半就从老人(最后走失)的视频入口开始搜,一直跟着所有走过的路搜,反正有痕迹的路一直搜,搜到10点钟左右,就发现塘边有足迹,我们就跟着足迹走,再跟着路去看,然后就发现有几条路,前面的右边的都去搜了,往左边一看,就一个人在那里,就看到脚。在那个坑中间,两面都是山,叫三面环山的山中间的塘边,躺在那里。”
发现老人后,搜救老人的这位队员立马上前去观察老人的情况,发现老人仍有意识并且可以进行简单交流,于是该队员马上拨打120和110寻求帮助。
紧急救援队队员说:“就躺在地上,他还会动,我就发信息通知,其他几个同事就上前去看,他说脚还会动,有生命迹象。”
接到报警后,消防队员紧急赶到现场进行救援。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消防队员的努力下,抬着老人的救援担架缓缓从陡峭的山上下来。在抵达地面后,为了缩短救援行程,为抢救老人争取时间,紧急救援队队员硬生生从山里往外劈出一条歪歪曲曲,近500米长的生命道。
兴宁消防中队副中队长 刘启明说:“因为我们走的不是直线走的是迂回路线。我们要绕过一些坑。绕过一些比较难走的路。所以迂回的话也大概有四五百米左右。”
整整9天8夜,紧急救援队队员们几乎没有停过,分析走向、查看监控、展开搜查、扩大搜查,最终找到了走失老人罗伯。在老人被抬上120急救车的时候,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紧急救援队队员说:“当然十分激动。就跟主家一样非常激动。尤其是还在生还的状态任何一个人找到了都会很激动,因为忙了8天多了,大家花了这么多心思去找,你说会激动吗?谁都会激动,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都会激动。人之常情。”
兴宁消防中队副中队长 刘启明说:“我觉得这是我们兴宁一个非常好的形象展示。因为它显示了我们兴宁市民众志成城。为了搜寻一个老人几乎全城都在关注。最近这段时间也在微信群上看到一些寻找老人的信息,。当时我看到山上这么多人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兴宁市民还是非常热情。非常乐意帮助人的。”
家属说:“当然是感谢全部市民这么热心。到处有人提供讯息。最重要的是要感谢石岭村的李主任,包括做视频的何工。他们是出力最大的。”
记者随后还来到收治老人的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情况。据该院医生说,老人由于多天未进食,生命体征还不稳定,目前还在进一步抢救中。
9天8夜的搜救,近500米的救援山路见证了所有热心人士的努力。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援,更是所有救援人士众志成城,决不放弃而创造出来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