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那40年,人们从凭票购买到想买就买,再到移动支付,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民间收藏家张冀东老师家里,一起来了解计划经济时代的购物方式。、
在张冀东老师家里,收藏着大量的票证,从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烟票到手表票、自行车票,种类丰富、应有尽有。张老师告诉记者,粮票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其重要性等同于货币。
张冀东说:“几乎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与票证紧密相关,肉票则是我们农民兄弟卖统购猪,国家奖励的,四五斤肉票。布票是每个人一年一丈三六。生活用品则完全由国家按计划经济发票供应,各式各样的票证演绎和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金支付,成为我们支付的主要方式。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
市民钟先生说:“从我记事开始,就是使用现金支付的。现金支付有一定的优点,简单方便、流动性好,方便日常生活的消费。有优点就有缺点,它也会带来一定的不方便,有时候能收到假币,有时候买大额商品的时候支付不方便。”
随着现金交易逐渐显露出的弊端,银行卡的出现成为支付方式的新选择。人们出行不用再携带大量现金,一张小小的银行卡便能随时随地刷卡消费。
市民钟先生说:“银行卡的话,你只需在消费时刷卡或者手机银行转一下帐,密码支付的情况下就比较安全。对商家来说也比较有保证。”
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也让现代社会进入了 “移动支付大时代 ”,大至酒店商场,小至菜场小摊贩,只要带着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商品交易这个过程,人们“没钱”也能走遍天下。
某商家老板许先生说:“基本上都是移动支付,会比较多一点,像支付宝、微信这些等移动支付。基本上可以杜绝假钞、伪钞,我们的效率也会提高,不用经常去银行存钱,钱都在手机账户上,转账什么的也比较方便。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很多东西也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了。”
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和成功实践,映射了时代的发展,体现出了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