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持兴宁口音的一男一女配合演示,他们先拍摄介绍了一包袋装紫菜的名称、出处等特点,然后拿起一块浸泡在水勺里的紫菜进行拉扯,但这块紫菜显得“韧性十足”,撕扯不断,而且还发出哩哩啦啦的声音,演示的男子不时质疑这种紫菜的质量。
今天上午,记者到东岳宫市场、商业城、西河桥市场等多地的副食店了解情况,没有发现视频中涉及的紫菜品牌,市面上卖的基本上都是福建、普宁出厂的紫菜,上面还附有明显的质检信息,大部分副食店店主对于视频中可能出现“塑料紫菜”的情况都给予否认。
商品造假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但是一位再生塑料分析师认为:近两年再生塑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而回收塑料加工的成本也比较贵,因此不可能用高价的塑料来做价格低廉的紫菜。而对于又硬又难嚼的紫菜,部分副食店商家表示,可能是紫菜的品质问题,而不是所谓的“塑料紫菜”,所以市民在选购的过程中也要格外细心。
经过商家的分析,相信广大网民对于这则假紫菜的视频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也建议广大市民和网友对于网络视频一定要多核实多查证,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随意转发,致使虚假信息在不经意间就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市广电台)
转载请注明“转自兴宁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