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我市各地祭祀活动陆续展开,越来越多的文明祭奠新风也逐渐被人民接受。日前,市民政局、新陂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茅塘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等近四十人聚集在茅塘村鸭蔴岭,举行节地生态树葬骨灰安放仪式。
仪式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大家讲解了节地生态树葬的好处,并对五位进行树葬的逝者表示了哀悼,对逝者家属表示了感谢。随后,5位逝者的骨灰用红布包裹着,在礼仪人员的指导下,被亲属安放在山坡上一颗大树下事先挖好的小墓穴里。亲属们带着留恋和不舍,捧土、鞠躬,追思逝去的亲人。
逝者进行树葬,与绿树为伴,长眠树下,回归自然,响应了国家号召,践行了文明风尚,生命在绿色中得到了延续。
记者了解到,我市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市,年火化数达6000多具,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考验。为倡导绿色、环保、低碳殡葬的新理念,适应社会殡葬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积极推广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乡一线)
转载请注明“转自兴宁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