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俗称“肺痨”,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这类疾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的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感染,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设为结核病防治日,我国今年结核病防治日的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日前,记者就结核病防治日的主题采访了市人民医院内三科主任陈兴辉医生。陈医生说,全世界的发病患者,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我们中国,兴宁也有相对较多的患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存在着不小难度。因为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而且不同结核病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个别病人甚至无任何症状,要体检才能发现。因此,陈医生认为,治疗结核病,发现是第一步,任何人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查不明原因的,都要做胸片的初筛,检查是否发生结核。
结核病的传染,大部分是靠呼吸道传染的。其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一个传染源平均可以感染15个健康人。因此,陈医生认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结核病、截断传染源的最佳时期。陈医生表示,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就要进行及时、规范、彻底的治疗,否则极容易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自化疗药物的相继问世,使结核病基本可以得到治愈。但由于结核病有传染性、潜伏性、顽固易发等特点,加之各种原因,结核病仍严重威胁着广大人群的健康。结核菌的感染与细菌的密度、侵袭力和个人的抵抗力有关。
陈医生表示,减少结核病可以从防止结核菌传播和提高个人免疫力两方面进行。要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手帕捂嘴,减少飞沫的传播,向周围人的扩散。还有痰,在家里要有一个有盖的,有消毒液的地方,要统一消杀处理。还有要少去公共场合,感染普通人群;减少对结核病人的接触。如果家中有结核病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开窗通风,和被褥蚊帐的暴晒。开窗通风可以把结核菌的浓度稀释,人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减少,人发生结核的可能性就降低;要相对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以便保护自己。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御寒运动,会减轻结核的发生率。
结核病在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广大群众无需为此过分担心。但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意识,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城乡一线》)
转载请注明“转自兴宁市人民政府网”